公共營養師考試它是選拔性考試,這也使得對2021萌新小白來說,學習考試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很糾結,不知道應該怎么做,也因此對很多問題產生了誤解,小編為大家整理了"2021年營養師2級定期考核題3"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
1. 簡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原則。
答案:(1)食物多樣,谷類為主,粗細搭配。
(2)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。
(3)每天吃奶類、大豆或其制品。
(4)常吃適量的魚、禽、蛋和瘦肉。
(5)減少烹調油用量,吃清淡少鹽膳食。
(6)食不過量,天天運動,保持健康體重。
(7)三餐分配要合理,零食要適當。
(8)每天足量飲水,合理選擇飲料。
(9)如飲酒應限量。
(10)吃新鮮衛生的食物。
2. 簡述地中海膳食結構特點。
答案:居住在地中海地區居民所特有的,意大利、希臘可作為膳食結構的代表地區。
其特點是:
(1)富含植物性食物,包括水果、蔬菜、谷類、豆類和果仁等;
(2)食物的加工度低,新鮮度較高,以食用當季、當地產的食物為主;
(3)橄欖油是主要的食用油;
(4)每天食用少量奶酪和酸奶。
(5)每周食用適量的魚、禽、蛋。
(6)以新鮮水果作為每日餐后食品,甜食每周只食用幾次。
(7)每月僅食用幾次紅肉。
(8)大部分成年人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。
3.簡述孕婦體格測量有關指標及意義。
答案:監測胎兒發育為目的的孕婦體格檢查,常包括身高、體重、腹圍、體溫、脈搏、呼吸及血壓等。
意義:
(1)身高。測量身高是為了估計骨盆的大小。身材矮小(小于145厘米)常伴有
骨盆狹窄,小骨盆意味著陰道分娩存在困難。如果身高在152厘米以上,出巨
大胎兒外,估計引導分娩不會有困難。進行骨盆測定來決定分娩方式。
(2)體重。孕期增加的體重包含兩大部分,一是妊娠產物,二是母體組織的增長,包括血液和細胞外液的增加、子宮和乳腺的發育及母體為泌乳而儲備的脂肪及其他營養物質。
(3)腹圍。懷孕16周開始,每周一次用皮尺圍繞臍部水平一圈進行測量。腹圍增 長過快時應警惕羊水過多、雙胞胎等。
4.簡述嬰兒輔助食品添加的適宜時間及添加輔助食品的原則。
答案: 4-6個月以后的嬰兒消化系統的逐步成熟,對食物的質和量也有新的要求。一般有下列情形時可以開始添加輔食:
(1)體重增長已到達出生時的2倍。
(2)吃完250mL奶后不滿4h又出現饑餓現象。
(3)在24h內能吃完1000mL或1000mL以上的奶。
(4)月齡達6個月以上添加半固體食物。
原則:
(1)逐步適應。一種輔食應經過5-7天的適應期,沒有不良反應,再添加另一種食物。第一個添加的輔食是米粉類。
(2)由稀到稠。開始添加米粉時可稀一些,嬰兒習慣后就可以逐步變稠。
(3)量由少到多,質地由細到粗,
(4)因人而異。嬰兒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個體差異,決定了食物攝入量的差異。
5.簡述幼兒食譜的營養評價原則。
答案: 1-3周歲為幼兒期,幼兒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。
(1)營養齊全、合理搭配。幼兒膳食應堅持乳制品并逐漸過渡到食物多樣,應注意逐漸過渡到膳食多樣化,發揮各類食物營養成分的互補作用,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。
(2)選擇營養密度高、易消化的食物。選擇要充分考慮能量滿足,優質蛋白質、富鐵等食物攝入,易消化,保證生長發育需要。
(3)合理加工與烹調,單據加工制作。幼兒的食物應單獨制作,質地應細、軟、碎、爛,避免刺激性強和油膩的食物。
(4)良好環境,安排進餐,培養良好習慣。幼兒每天進餐的次數要相應增加,1-2歲時每天可進餐5-6次,2-3歲時可進餐4-5次,每餐間相隔3-3.5h。
(5)注意飲食衛生。幼兒抵抗力差,容易感染,避免吃不潔、生冷、過敏的食物,動物性食品應徹底煮熟、煮透。
考試的時候每一分都很重要,掌握重點,夯實基礎,盡量復習到位!以上為健康管理師網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,預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。